长沙
城帮网--旅游

地标导航

首页 > 长沙旅游 > 长沙旅游景点
推广

贾谊故居

景点类别: 名人故居 古迹遗址

贾谊故居好玩吗

太平街上的贾谊故居,是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时居住的地方(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故居中有一口水井,据说是贾谊亲自所挖,是长沙最古老的古迹,也是中国实用时间最长的一口井。
贾谊在这里居住期间,完成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如今看到的故居,是近代修建的,故居内设有《贾谊生平事迹陈列》,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贾谊的一生。
贾谊故居门票价格
免费开放。凭身份证登记领取免费参观门票。
贾谊故居到达方式
在市区乘坐18路、112路、138路等公交车,在“贾谊故居”站下可到。
贾谊故居注意事项
节假日时,门口领票的游客较多,会出现排队现象,可以稍早些去排队。
餐厅 酒店 小区 其他
评论
  • 一念三千
  • 2019-10-07
长沙王太傅贾谊故居 嘈杂热闹的长沙太平街南端,一座略显安静的低矮庭院安坐于湘江东岸的高大楼群之中。那是西汉时期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故居。 比起妇孺皆知的屈原,贾太傅并不算太有名;比起游人如织的橘子洲头,贾谊故居就更显寂寞了。然而这里却是一个值得驻足玩味的地方。 故居很新,也很老。2009年新翻修的贾谊故居草木齐整,院落有致,既没有斑驳的砖墙,也没有剥落的老漆,显得新簇簇的。太傅手植的柑树已被焚毁,当年高卧的石床、御赐的石碑,也都不知所踪。只留一口古井,人称是贾谊旧物。粗心的游客大概会认为这又是一座牵强附会的摩登古迹。但若仔细观察,就会明白这里的过人之处了。故居介绍上说,“贾谊故宅历代屡经翻修,然其基址未变”。碑廊上的《重修贾太傅祠记》也写道,要是从贾谊迁往长沙的时候算起,这个旧址距今(指的是2009年)已经2185年了,时间跨度之大,“放之宇内,亦鲜有可媲者”。 这是很不太平的两千年。故居里悬挂的一张图片历数了这片基址目睹过的风雨飘摇:三国吴蜀鏖战,湘江两岸城郭大毁;唐朝臧玠兵变,长沙城内火光冲天;北宋金兵南下,掠城六日后屠城而去。此后又历经南宋和明末的动荡与清代的三藩之乱。而民国年间的“文夕大火”,再次将明清时期颇具规模的故居建筑与大半个长沙城一道,付之一炬。 然而历史不会轻易被火焰与刀兵摧毁,因为证据就埋在每一个游客脚下。故居内的考古报告告诉我们,故居石板路之下的90厘米土层,是清代的遗留,里面烧黑的瓦砾,是1938年那场大火的痕迹。再往下125厘米的灰褐色土层里,则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青花瓷片与薄砖。更往深处,还依次有唐朝、南朝、东晋、西晋时期的土层与文物。1996年从故居地下汉代地层出土的炭化木屑,经测年技术认定,证实与贾谊在长沙的时代一致。 联通古今的除了地层,还有诗文。24岁的贾谊从帝国的中心外放,南下任长沙王太傅。他对屈原的遭遇深有共鸣,在《吊屈原赋》里,贾谊感叹:“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一只公式鸟飞入他的屋子,有人说这会带来灾祸,于是他又写了一篇《公式鸟赋》来抒发情怀,排遣忧虑。贾谊才高,两篇都成千古名作,如今高悬故居,供后人瞻仰。 细腻而敏感的情绪,辉煌而多难的命运,触到了古今太多文人的灵魂深处,以至于“咏贾诗”成了一种独特的题材。唐人刘长卿感慨称:“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清人查嗣瑮痛惜道:“身逢明主犹嗟命,天夺中年亦妒才。”然而贾谊的内涵却远胜于此。 贾谊身处长沙却始终不忘家国之忧。他到长沙第二年,便上疏建议要礼待大臣,第三年,又上《谏铸钱疏》。此后任梁怀王太傅期间,更是写下被称为“西汉第一雄文”的《治安策》,纵论边疆危机与割据问题。他对经济发展也别有研究,所持国家应当重农和垄断铸币权的思想在当时也颇为先进。这便是被毛泽东赞为“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的那个贾谊,也是让杜甫写出“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的那个贾谊。 感怀身世而不至消沉,蛰居僻壤却心忧天下,这种文化品格恐怕是贾谊在那么多怀才不遇、冤屈被贬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千年文化符号的重要原因。如今这些诗句被镌刻在故居碑廊的十几块石碑上, 并称为“古今咏贾诗选刻”,一同彰显着贾谊诗性与理性共存的丰满人格。
  • 一念三千
  • 2019-10-07
嘈杂热闹的长沙太平街南端,一座略显安静的低矮庭院安坐于湘江东岸的高大楼群之中。那是西汉时期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故居。 比起妇孺皆知的屈原,贾太傅并不算太有名;比起游人如织的橘子洲头,贾谊故居就更显寂寞了。然而这里却是一个值得驻足玩味的地方。 故居很新,也很老。2009年新翻修的贾谊故居草木齐整,院落有致,既没有斑驳的砖墙,也没有剥落的老漆,显得新簇簇的。太傅手植的柑树已被焚毁,当年高卧的石床、御赐的石碑,也都不知所踪。只留一口古井,人称是贾谊旧物。粗心的游客大概会认为这又是一座牵强附会的摩登古迹。但若仔细观察,就会明白这里的过人之处了。故居介绍上说,“贾谊故宅历代屡经翻修,然其基址未变”。碑廊上的《重修贾太傅祠记》也写道,要是从贾谊迁往长沙的时候算起,这个旧址距今(指的是2009年)已经2185年了,时间跨度之大,“放之宇内,亦鲜有可媲者”。 这是很不太平的两千年。故居里悬挂的一张图片历数了这片基址目睹过的风雨飘摇:三国吴蜀鏖战,湘江两岸城郭大毁;唐朝臧玠兵变,长沙城内火光冲天;北宋金兵南下,掠城六日后屠城而去。此后又历经南宋和明末的动荡与清代的三藩之乱。而民国年间的“文夕大火”,再次将明清时期颇具规模的故居建筑与大半个长沙城一道,付之一炬。 然而历史不会轻易被火焰与刀兵摧毁,因为证据就埋在每一个游客脚下。故居内的考古报告告诉我们,故居石板路之下的90厘米土层,是清代的遗留,里面烧黑的瓦砾,是1938年那场大火的痕迹。再往下125厘米的灰褐色土层里,则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青花瓷片与薄砖。更往深处,还依次有唐朝、南朝、东晋、西晋时期的土层与文物。1996年从故居地下汉代地层出土的炭化木屑,经测年技术认定,证实与贾谊在长沙的时代一致。 联通古今的除了地层,还有诗文。24岁的贾谊从帝国的中心外放,南下任长沙王太傅。他对屈原的遭遇深有共鸣,在《吊屈原赋》里,贾谊感叹:“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一只公式鸟飞入他的屋子,有人说这会带来灾祸,于是他又写了一篇《公式鸟赋》来抒发情怀,排遣忧虑。贾谊才高,两篇都成千古名作,如今高悬故居,供后人瞻仰。 细腻而敏感的情绪,辉煌而多难的命运,触到了古今太多文人的灵魂深处,以至于“咏贾诗”成了
  • 幸福的起点
  • 2018-08-02
从太平街入口,向里走几十步,就到贾谊故居了。门票免费,但须凭身份证领票,即免费但不免票。步行前往取票窗口,工作人员查看了身份证,便让我在访客册子里登记来访信息,写完后,工作人员将身份证与票同时交付与我。拿着门票,并没有着急进,在外面拍了一张故居背景照。 拿着票进入贾谊故居,正面望去是一座贾谊石像,进去看了下,除了石像,其他都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古文完全看不懂。 从石像室里出来,准备继续向前走,突然发现右侧有一座小亭,里面有一处石碑,原来是经过历史变迁残留下来的碑记。 准备拍照时,外面人看我在这儿折腾,纷纷过来凑热闹拍照,为了避免人头混照,于是我在亭里蹲下来拍了一张,没有去亭外,中国式拍照——最难看的风景是人。 继续向前走,穿过石室,就到了贾谊故居的最主要的部分——事迹与评价。 里面的人比较少,貌似都很认真的样子。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对贾谊的介绍,原来《过秦论》的作者就是他,我现在才知道,唉,我的文学修养还是太低了。 看了一眼汉朝时的饰物以及银币,玉器雕饰的非常精美,虽然不懂古物,但我还是想说,古人的铸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贾谊故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经过数次重创,几乎是毁灭性的。现在的贾谊故居就是在原有基础上重建的。 展厅里列举了贾谊的思想体系,通过这次游览,让我深入了解了贾谊以及他的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古人,他的思想体系非常超前......其教育、民本、治国、经济、政权与主权方面的见解对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相关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