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城帮网--教育

地标导航

首页 > 沈阳教育 > 沈阳大学
推广

沈阳建筑大学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工类/考研院校 本科 院校代码:10153

沈阳建筑大学师资怎么样, 沈阳建筑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学校官网2016年3月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7个学院(教学部),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现有研究生导师5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聘教授以及辽宁省攀登学者、特聘教授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辽宁省创新团队9个。学校目前有各类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800余人。

孙光复

孙光复,  男,1946年生,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主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构柔性多体动力学、工程机械动力学计算的新理论研 究、生产物流仿真研究等。

朱 玲

朱 玲  1969年出生,博士在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城市环境设计》编委。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200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导师郭恩章教授;2002年考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彭一刚院士。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组织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完成多项工程设计,并多次获奖。主编、主译、参编多部学术书籍或教材。近来研究项目集中在城市设计和居住景观及环境设计。  联系电话:024-24691808  E-mail:zhuling2008@126.com

李 勇

李 勇  1958年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的研究。完成了《建筑知识》、《居住建筑快速设计图》等著作,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已主持和完成工程项目数十项。研究方向为地域性建筑和行为建筑学。  联系电话:24692198  E-mail:lee887@163.com

黄 勇

黄 勇  1967年生,副院长,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建筑创作实践;城市形态研究。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会员(e 420007579m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E 430005105M );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会员等。发表论文终于尽—特殊环境群体空间设计教学的体会·2005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中国东北城市公共空间创造·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同济大学出版·2005;找准计算机模拟在“过程教学”中的位置·200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等。获奖2005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技论文一等奖;.2006年哈尔滨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国际竞赛一等奖;2006年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等。研究项目有松花江流域典型城市生态化空间形态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分形整合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2009。

付 瑶

付 瑶  1971年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后工作四年,1999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著作5部,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级教研课题和三项省级课题,目前主持与参加欧盟项目一项,省级科研六项,完成工程设计20余项。2003年出访德国威斯码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地域性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建筑设计方法论与建筑计划学。  联系电话:024-24694230  E-mail:fu4@sina.com

朱 松

朱 松  1964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现主讲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形态学。主持完成了营口市及沈阳市近代建筑测绘和研究工作。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编多部学术著作,获得多项省级科研成果奖。对医院、学校、观演类等公共建筑有较多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完成了几十项实际工程项目,其中大庆铁人纪念馆获部省级优秀设计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旧城改造及城市更新、城市设计。  联系电话:13940436333  E-mail: best318_@163.com

吉 军

吉 军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博士在读。先后参加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十二五”项目,及省市科研项目研究,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1993年毕业后在沈阳建筑大学任教至今,现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员,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会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研究方向:1、绿色建筑技术 2、建筑工效学。  讲授课程:1、建筑构造 2、建筑设计 3、房屋建筑学 4、建筑设计基础 5、太阳能与建筑节能。  联系方式:J_J1111@126.com

杨 晔

杨 晔  1968年7月出生,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城市环境设计》编委。有编著《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建筑》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UNESCO PRIZE),1997年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入围方案,1998年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辽宁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沈阳高登大酒店、辽宁电视台彩电中心),辽宁省优秀设计二等奖(鲁迅美术学院教学综合楼等)等。主要完成设计成果:辽宁电视台彩电中心, 葫芦岛市电视台,沈阳高登大酒店,沈阳华阳国际大厦,鲁迅美术学院教学综合楼及校园综合改造,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改扩建工程,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检测中心,沈阳市图书馆,沈阳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沈阳医学院亚太国际护理中心,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等,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建筑、景观及室内一体化)设计的实践与方法研究及中外设计合作探讨。  联系电话: 024-23394024  E-mail: yangyeworld@sina.com

马福生

马福生  男,1973年出生,98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现为哈工大在读博士研究生。98年参加工作,现任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第一届辽宁省优秀青年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在工作期间设计项目近百项,获建国六十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一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金奖三项,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奖1项,二等奖5项,辽宁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三等奖,沈阳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奖3项,三等奖2项。  科研方面参加国家十一五课题一项,主持国家十二五子课题一项,发表论文若干篇,参编规程一本,参编著作1部。编著省级科研图籍一本。  联系电话:024-24694966

李 强

李 强  1974年出生,日本一级建筑士,工学博士。日本建筑学会正会员,爱知建筑士会会员,日本感性工学会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L&O ARCHITECTS建筑士事务所执行董事。1996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工程学院,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做研究工作。2005年毕业于名古屋工业大学大学院社会工学专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在日本冈田建筑计画事务所从事设计实践。主持项目数十项,其中交洋本社大厦获三重县知事赏(相当省级最高设计奖)。译著《光?热? 音? 水? 空气——人居环境与建筑细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与海外多所学术单位保持进行持续性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①古典建筑史研究(欧亚圈内古典拱的时代变迁)②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中国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手法的变迁)③建筑与文学(古典文学中的空间研究)④建筑细部研究(人居环境与建筑细部)  E-mail: ri_kyou@sd6.so-net.ne.jp trtiger@163.com

马 青

马 青  1966年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工学硕士学位。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5部,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近10项。目前主持与参加省、部、市级科研4项,完成工程设计10余项。近10年先后获得省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论文奖等18项。2004年获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和2003年出访美国迈阿密大学等高等学府。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设计、城市人居环境与社区发展、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联系电话:024-24692198  E-mail:maqing2001@hotmail.com

蔡新冬

蔡新冬  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研究。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城市规划》、《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7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松花江流域典型城市生态化空间形态技术研究》(50678042),子项负责人;参与了总装备部《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规划设计预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人文社区环境建设研究》等多项纵向课题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横向研究课题研究,其中4项获奖。  E-mail: cxd018@163.com

李 超

李 超  男,1978.9,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1997、2004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入天津大学读取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理论,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乡统筹规划等。  在研主持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子项、辽宁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省重点试验室基金、建设部等5项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近三年,主持和参与规划横向课题30多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EI收录1篇,主编教材一部(2012年),合著一部(2012年);获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8项,沈阳科技进步将1项。  目前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及城乡规划信息技术与生态预警试验室工作任务。

邢 铭

邢 铭  1965年9月出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注册规划师。1987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城规学院进修,获研究生班毕业证书;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在读博士生。现任辽宁省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抚顺市政府副秘书长(挂)。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控制性规划等。主持、参与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奖。撰写《辽宁省城市化战略的若干问题》等十余篇论著 。2003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辽宁城市规划》副主编。  E-mail:lnghyz@163.com

赵唯坚

赵唯坚,沈阳建筑大学现代建筑产业研究院院长,兼任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日本长岗技术科学大学博士,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巨头建筑企业——大成建设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日本国家级注册土建结构工程师, 日本国家级注册综合技术监理师(工程系列中最权威的国家职称)。土木学会认定高级工程师。《混凝土工学》杂志编委,土木学会等论文集的特约审稿人。《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编制委员。  198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1987年获得沈阳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88年由国家教委公派出国到日本长岗技术科学大学作访问学者。1991年获得日本文部省资助攻读硕士、博士,后到大成建设集团公司工作。2010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五批“千人计划”。  多年来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抗震补强加固,以及新材料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主持和参加了日本文部省,国土交通省等研究课题50余项。提出的裂缝计算公式已被日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多部规范所采用。曾获得日本土木学会吉田奖,混凝土学会论文奖,日中科学技术协会天田奖等大奖。其研究成果涉及房屋结构、道路、桥梁、隧道、地下建筑、铁路等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并有二十余项发明专利。近年主持磁悬浮轨道结构,超高强度纤维補强混凝土,东海道新干线新型轨枕,首都高速公路高架桥改造工程等重大课题。

刘明

刘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科带头人。 1962年出生,吉林省扶余人,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工民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冶金建筑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 大学毕业后就任于沈阳建筑大学,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百千万人才千人次称号,一直从事教学和结构工程方向的研究工作,现已指导硕士研究生30人,其中已有16人毕业获硕士学位。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参加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编写5本,出版教材编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教学和科技成果获奖10项。主持项目“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奖,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学术团体,现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英国国际砌体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教土木类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房材与应用》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和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委员会及岩石混凝土断裂委员会委员和辽宁省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招收硕士、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建筑结构可靠度、砌体结构设计理论和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特色:一是以新建和既有实际工程结构为对象,重点开展结构质量评定技术指标体系、结构质量分析与质量诊断综合技术和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二是通过试验结构构件的试验,研究新结构、新体系、新材料和新方法,为工程应用和编制规范提供试验和理论基础;三是编制或利用现有软件进行结构数值模拟分析计算。联系电话:024-22516152(办);13358858078(手机);电子信箱:liumingsy2008@163.com

阎石

姓 名

刘铁林

姓 名

李帼昌

姓名

王庆利

王庆利, 1972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学校学科带头人。《土木工程学报》理事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教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建筑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和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称号。  1998年获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于河海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晋升副教授; 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于2006年受聘学科带头人岗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EI收录30余篇;主编辽宁省地方标准1部;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和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002年开始,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CFRP-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筒体内填混凝土结构型式;研究开辟了CFRP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一个新方向;研究提供了一条用于既有钢管混凝土结构或轻微受损钢管混凝土结构加固、修缮的新途径;研究推动了科技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将其列为“十二五”期间组合结构学科的重点资助方向之一。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常见问题
相关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