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
城帮网--专题知识

地标导航

赣州站 > 赣州专题 > 赣州高中专题
推广

上犹县营前中学排名

中考之后就是选学校填志愿了,想知道上犹县营前中学排名怎么样? 看师资、看课程、看设施、看环境。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上犹县营前中学师资、校园设施、课程安排,希望有助广大学子选合适的学校。

查看本市重点高中排名数据请进:赣州排名前十名的重点高中有哪些?
您觉得上犹县营前中学学校的排名应该排第几?
保守估计前十
进不了前十
上犹县营前中学教学特色
正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工作阔步前进的时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迫使教师离开讲台,学生离开课堂。全校教室宿舍的门窗皆被破坏,仪器设备洗劫一空,几千册图书散在私处。一个好端端的营前初级中学又成为冷庙一座。   虽然学校遭到如此大劫大难,但是,营前地区人民兴学心切,他们在动乱中积极支持学校工作。1966年冬,生活区的七间教师宿舍兴工,1968年春竣工使用,18间教师宿舍又告建成。1972年春建成人工孵化池三个,开展鲤鲢人工孵化的科学实验。试验成功后,鱼苗远销湖南,同时人工养殖珍珠成功的消息也见之于教育杂志。《光明日报》特约记者曾几度来校采访,撰写文章在《光明日报》详细报导。地区负责文教工作的原赣州地委宣传部长刘玉瑞两次来校视察。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1970年起开设高中班,自始,营前初级中学更名为营前中学,成为全县第二所完全中学。只是由于“左”的严重干扰,1976年十四名骨干教师被调走,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骨干教师先后调回,全校师生挣脱“左”的精神枷锁,发扬营前初级中学的办学传统,采用快慢班和“车轮战术”,群策群力,1979年打了个翻身仗,高考被录取11名大学生。参加全县初一数学竞赛,我校录取8名,时称我校的“八大金刚”。1983年县集中优秀生源办重点高中后,我校办学方向重点转移,由原来的高、初中双管齐下,转向重点办好初中。高中改为水产职业高中。此后的几年,我校的初中升学考试成绩始终位于全县前两名,教学质量再受到上级的表扬、群众的瞩目,勤工俭学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科学饲养甲鱼,举办第二课堂,理化教研组试制的自动抽水开关,地理教研组试制的岩石矿石标本和蚕茧标本(职业教育用)、生物教研组试制的蝴蝶标本等教具获县、区教具制作奖。1983年赣州地区行署授予我校为区十个“红旗学校”之一,并出席全国勤工俭学代表会,赴京参观学习。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代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县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起来了的营前片农民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日益操劳,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弟能进入高中学习。上犹只有一所完中,每年招生350人的局面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营前中学又一次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从1988年8月起担任校长的傅遂忠同志及其学校领导,面临着要解决两大难题:在政府投入资金很少的情况下,要以尽快速度拆除旧房建新校舍;应广大群众的要求恢复普通高中招生。   在一九九0年春季召开的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县长田克仁同志根据营前片人民的迫切要求,根据县人大政协的提议,在报告中郑重提出了本届县政府要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其中之一就是恢复营前中学普通高中招生。当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县长田克仁同志在营前中学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恢复营前中学普通高中招生和校园规划建设工作现场办公会议”,副县长何惠英,县教育局、城建局、计委、营前镇政府、龙潭电站指挥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从九二年秋起恢复营前中学普通高中招生。为实现这目标,必须搞好营前中学的校园规划建设。关于校园规划问题,会议认为:校园自东到西分为运动场区、教学区、生活区,设计上要布局合理,美观实用。营前中学要按会议精神绘制出规划图报县政府审批(县政府办公室91年元月22日以[91]242号文件形式作出了批复)。   根据县长现场办公会议的两个决议,经过多方筹集资金,91年3月14日在校内举行了第一栋教学大楼(西楼)奠基仪式。县政府专门发来了贺电。当年9月第一栋教学楼落成交付使用。接着续建第二栋教学楼(中楼)和教职工家属楼,并分别于第二年5月、6月落成交付使用。94年春季又动工建设学生宿舍楼。营前中学校园规划的蓝图初步得到了实现。
相关推荐
相关搜索